炎炎夏日, 随着狐狸产仔结束,很多人又开始了一年中的最忙碌饲养工作。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下本人对狐狸养殖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,随心而谈观点难免不同,不足之处还望海涵。
世界狐狸养殖的历史已经两百多年了,我国大规模狐狸人工驯养起步较晚,仅仅几十年。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加大,国内从事狐狸养殖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。
从初端的狐狸养殖到终端成品服装,形成一个庞大而又完整的行业链条,相关产业的从业人数以万计。
然而,虽然养殖的数量增加了,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,我国的狐狸品质在国际上还处在中低端水准,这就促使国内服装厂生产高端服装多采用国外进口的优质皮张 。
产品质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。无数的狐狸养殖从业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,但是从未放弃对生产高品质皮张的追求。这两年的行情下跌,让很多人感受到了市场的无情,有的人亏的叫苦不迭,铩羽而归,也有的人赚的盆满钵盈,维系较高的利润同时在逆境中不断的成长。个中原委,那就是高质量的产品和较低的养殖成本。
我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口国外的高品质狐狸进行改良,狐狸的品质得到有效的提升,目前,绝大部分养殖户的种狐都换成了改良狐,而原来的地产狐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。
2010年以后,我国的狐狸养殖行业逐渐迎来新一轮改良换代潮,人们的观念已经从狐狸个体的大小渐渐过度到皮毛的品质上。
从去年开始,国内又开始大规模进口国外的狐狸,截止到目前,数量已达到三千多只,再加上今年产的纯繁种公,总数已经超过四千只。
大家可以想象一下,把这些种狐平均到冀 鲁 辽 吉 黑五个养殖大省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。我预计未来两三年,我国的狐狸改良换代将迎来高峰期,狐狸养殖业的产业升级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,届时必将引发新一轮行业洗牌。
一直以来,我国的狐狸养殖始终是家庭养殖为主,生产方式落后,产出的皮张质量参差不齐,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。虽然有些省份已经建立了养殖协会,但是作用微乎其微,目前为止,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,权威的行业组织来引导整个行业的发展。
标准化规模养殖将是中国狐狸养殖业的一条必经之路,规模化、集约化、标准化养殖是大势所趋,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,合理的降低成本,狐狸养殖的利润才能实现最大化。
随着经济的发展,人工成本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。通过提高机械化 智能化水平能够大幅降低人工成本,减少劳动强度,提高工作效率。
标准化规模养殖会生产出更多优质的皮张,未来我国的狐狸养殖会出现很多大型养殖场,这类养殖场将成为地区行业龙头,这或许是我国狐狸养殖行业向国际并轨的一个前奏。
这类养殖场在产业化建设上,会形成最佳产业优化组合,在技术、资金和相关设施配套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。
从目前形势来看,国家的政策也逐渐的向这方面倾斜,前不久,国土资源部出台《关于养殖占地如何处理的请示》 规定,将会极大的促进皮毛养殖行业向专业化、企业化迈进。
销售环节过多也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。目前,世界皮毛原料销售都是以拍卖为主,唯独我国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销售方式。
国外的养殖场可以直接将皮毛运到拍卖行进行销售,不但为服装厂提供了方便,更主要为农场主提供了长期、稳定和直接的销售渠道,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,增加利润同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。
反观国内,由于没有类似的交易平台,使得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价格体系,更是缺乏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。
规范的销售流程能够刺激狐狸养殖业进一步发展。拍卖的型式能让养殖户有效的把握行业需求动态,并及时调整规模和品种结构,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降低的同时,实现养殖场利益的最大化。
养殖场的销售渠道得以保证,其经营重心会向着提高皮毛质量的方向发展,这样一来,就会把我国皮毛产业进一步优化,使行业整体水平再上一个台阶。
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,传统的交易方式会被替代,购销方式会逐渐与国际接轨,相关的制度也会不断的完善。希望在不久的将来,我国的狐狸养殖业实现跨越式发展,真正的成为养殖大国、强国。